人生这出戏,
除了考试,很久没有再写过什么。在飞机上,被《剧场》迷到通宵追剧,迷到自发的写点什么。在这个充斥着家庭剧,泡沫剧,穿越剧的时代里,《剧场》的人间冷暖撼动了真挚的内心,感情交错直逼灵魂的深处。
翻了几个主创的微博来看,扮演杜晓红的演员微博下骂声连连。有人说,当一个演员所演的角色能让观众直接去羞辱演员本身的时候,就说明了她演技的成功。扮演杜晓红演员被骂的可怜,来自于杜晓红本人的可怜,而这种可怜恰恰来自于这个可怜之人的可恨之处。为了进剧院演话剧,不择手段,她的心计不仅写在那张看似单纯的脸上,更藏在每一个复杂的微笑背后。胆大的时候可以大言不惭的和军区领导攀关系,弱小的时候却躲进废旧的厕所间里暗自发抖;聪明的时候可以在导演和编剧之间游刃有余,愚蠢的时候在爱人和对手面前无理取闹,强词夺理。她的咄咄逼人,她的表里不一,她的曲意逢迎,她的笑里藏刀,都成为了每一个观众讨伐她的理由。她的飞扬跋扈,她的厚颜无耻,她的挑拨离间,她的辜恩背义,也都成为了她有所报应的源头。有人说杜晓红坏极了,她所有的不幸都是罪有应得。却忘记了再坏的人也会有真心相对的人。再度重逢年少时苦苦爱慕的王帆扬,所谓的坏人杜晓红却袒露了内心里最真挚最纯净的一面,多年前单纯的爱意从火苗被得不到催化成了嫉妒的火焰。这畸形的火焰既烧到了别人对她的赞同和期许,也烧毁了追求了多年的理想爱情,让自己的未来无助到遍体鳞伤。杜晓红勇敢的做了一个坏孩子,而她的坏只不过是想要实现梦想,只不过是想得到爱人的一个拥抱。这些看似简单的初衷,却让走错了方向,用错了力气,生活的轨迹更背道而驰,心中的爱情更渐行渐远。她的坏自私到容不下郁珠的任何一个成功,执迷到不惜编造更多的借口来掩饰最初的谎言,然而这种坏又可以宽广到让王帆扬分一点对郁珠的爱给自己就可以,只求自己深爱的人的瞳孔瞥在自己时带一点点感情就足够。杜晓红爱上了最无谓的人,却偏偏心有不甘。你可以觉得她可恨,可气,甚至忍不住冲到屏幕上想打她两拳,可最后她失意时的那一瞬间,她孤立无援撕心裂肺的刹那,却忍不住想要给这个可怜的坏人一个拥抱。
如果说杜晓红让人觉得可恨的可怜,那女神郁珠则让人可叹的可怜。轻时成名,小小的县城里都对这位话剧女神充满了爱意,小鲜肉王帆扬年幼便攒零花钱买她的戏票暗中倾慕,前夫罗思佐分手多年仍费尽心思的量身打造剧本,知己李立勋又时时刻刻的准备着宽厚肩膀承载郁珠任何一个风雨飘摇。这对于任何一个女人来说,事业与情感的双重满足都分外重要。然而她的事业得意,情感所托都成为了她每经历一场漩涡洗礼的致命原因。说郁珠是女神,除了她本身的戏剧光环,更多的是集万千宠爱吧。也正是这样的万千宠爱,让她的小缺点暴露无遗,女神的完美和高高在上在复杂的情感面前变得不堪一击。郁珠无法抗拒小她很多岁的王帆扬多年来深沉又火热的爱,在世俗和道德的审判中左右为难;她习以为常的接受罗思佐约定俗成的定制剧本,却难以停止对前夫罗思佐的懦弱的指责;她内心下意识的想要依靠那个一直试图与她携手并肩的李立勋,又因为这份感情经历了太多岁月而找不到爱情的痕迹。女神变成了女人,在这些情感的桎梏背后,她内心最深处的隐秘角落是一个叫做瓜瓜的孩子,随着瓜瓜进入了大家的视线,她的生活更让人心乱如麻,所有那些爱慕者她,仰慕着她的男人们从心动,变成了心疼,无时无刻不为她的不幸想要撑上一把雨伞,却偏偏招致更狂妄的暴风雨挑战着女神的每一个境遇。
《剧场》所有的纠葛都起始于剧院内演员的钩心斗角,复杂于舞台以外的生活百态。这正是导演的精妙之处,让我们在看戏中戏的时候,慢慢察觉到原来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生活中的演员,只是自己从来未曾发现。我们会像杜晓红一样的勇敢的选择人生的舞台,也会像郁珠一样面临逆境中的考验。上一秒我们会像杜晓红一样爱的偏激自私,可情到浓时又不得不爱的像李立勋的伟大宽广,像王帆扬一样痴情疯狂。杜晓红的尖酸,罗思佐的懦弱,郁珠的恐惧在我们的人生戏码中都是一些时时刻刻潜在却不愿意被轻易承认的。很佩服导演既能导出《离婚律师》的时尚,又能演绎出《何以》的浪漫,而这一部戏更加真真正正的让我在富有年代感的影像里看到了更真实的生活。曾几何时,我们不相信人生如戏,却发现有一些戏剧的情节恰恰比我们的生活更真实的存在着,而我们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无论演技高超还是拙劣都必须坚持走到落幕的那一刻。
鲁迅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则是将那些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而我想《剧场》这部剧,十几岁的人看一种情节,几十岁的人看一种情结。二十岁的人看一种冲动,三十岁的人看一种心动,四十岁的人看一种感动,五十岁的人看一种撼动,六七十岁的人则觉得这一出戏和每个人的人生都一样都含蓄隽永,却又深刻生动。
好剧!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