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一生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关键对话”。比如和老板谈升职加薪,和被自己伤害过的朋友和好,和配偶讨论敏感话题,和孩子谈好好学习。
面对这些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的艰难的对话,大部分要么是无奈,要么是隐忍,让形势对自己不利。要么生气,说一些事后后悔的话,让事情变得更糟。
如果有科学有效的说话逻辑,事情就好办多了。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有一天,老公一进屋,就发现老婆心情不好。她的眼睛又红又肿,显然她刚刚哭过。妻子愤怒地看着对方,好像在说:“你怎么敢这样对我!”原来他老婆怀疑他有外遇。
为什么妻子会得出丈夫出轨的结论?今天,她在查看信用卡账单时,发现丈夫在离家不远的汽车旅馆消费了一笔费用。
突然她开始疑惑:为什么她老公会住在离家这么近的酒店?你为什么不知道这件事?以上都是得出的结论。
接下来妻子会怎么和丈夫讨论这个问题?没错,她很可能会说坏话,指责对方。这是大多数人都会做的。
“真不敢相信你这样对我!”我妻子显然受伤了。
“我怎么了?”老公不知所措。
“你知道我在说什么!”
丈夫知道这不是一件好事,感到不安。“怎么了?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怎么了?你敢搞外遇,我都找到证据了!”妻子举起手中皱巴巴的钞票。
“那张账单怎么能证明我有外遇呢?”丈夫一脸困惑。
“这是汽车旅馆的账单,别装了!你一定带了个女人去鬼混。你居然这样对我!”
如果妻子100%确定丈夫有外遇,上面的对话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妻子的证据经不起推敲,她的结论只是主观臆测。那么,她该怎么办呢?
面对一场非常敏感、有争议、困难的谈话,对话专家通常会这样做: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尽量保持安全的对话氛围,引导对方倾听自己的观点,积极回应。
换句话说,要百分百诚实,百分百尊重。
如果妻子的目的是通过健康的对话来讨论这个敏感的问题,那么她应该保持对话,直到她证实或打消她的猜测。这意味着,无论你多么怀疑对方,你都不能失去对他们的尊重,也不能通过威胁或指责来破坏谈话的安全氛围。
对话之前,先看看自己,想想自己真正的目的。控制自己的思想,才能控制自己的激动。然后,运用下面的逻辑,学习用五个步骤掌握关键对话。
分享事实。说出你的想法。询问对方的意见。做一个试探性的声明。鼓励尝试。第一步:描述事实的经过,讲清楚。如果是基于事实,我老婆就不会往最坏的方面想:可能不是我想的那样。我为什么不从账单开始,心平气和地和对方谈呢?然后她一开口,就不会以主观的结论开头,而是描述她发现账单的事实,这样不仅为谈话提供了一个安全的起点,也让丈夫明白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为什么要从事实入手?因为事实总是比判断更容易被接受。
首先,事实是争议最小的内容。例如,“你昨天上班迟到了20分钟。”这句话无可争议,因为这是事实。但是如果你说,“你是一个不守时的人。”这只是你的个人判断,这种表达更像是人身攻击,很容易引发纠纷。
其次,事实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内容。如果你想说服别人,不要从你的个人观点开始,而要提出事实。从事实出发说话,不是说服对方认同我们的观点,而是用有效的方式让对方倾听我们的观点。
在开始关键对话之前,最好花时间仔细思考,区分事实和个人结论。可以说,收集事实是开始关键对话的必要准备。
第三,事实是最不反感的内容。在我们了解真相之前,我们的想法,尤其是那些容易导致敏感和危险结论的想法,很容易让对方感到惊讶和厌恶。一个不精确的表达,可能会让对话的安全感荡然无存。例如:
答:“我想和你谈谈领导风格。你总是刁难我,我都被你逼疯了。”
乙:“什么?可是我问工作能不能按时完成,你说我……”
从事实出发,就是客观描述事情的经过。你必须先列出事实,然后根据事实提出你的观点。同时注意你的表达方式,说明这只是你的看法,希望得到回应。例如:
答:“自从我入职,你每天都要见我一次。你对其他同事没有这样的要求。此外,你让我在开始工作前必须告知我的想法。[陈述事实]
答:“虽然我不确定我的想法是否正确,但我感觉你不信任我。也许你认为我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或者你担心我会给你带来麻烦。是这样吗?”[提出可能的意见]
b:“哦,我只是想在你投入工作之前提一些个人建议。我没有别的想法……”
第二步:自信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运用比较和解释的方法。即使你从事实出发,从事实过渡到想法,对方可能还是会有抵触情绪。说出你的想法需要技巧。
首先,你要表现出自信。虽然很难判断或者评价别人的行为,但是想想为什么要陈述自己的想法。越有可能是情绪化的观点,表达出来就越需要自信。而这种自信来自于你在充分了解事实后得出的合理结论。
第二,不要堆积问题。如果把问题长时间留在脑子里,遇到合适的机会就会把所有不愉快的结论都发泄出来。这和抑郁症是一样的。越压抑越容易在某个时刻爆发。而这,只有
会让对话更糟。
第三,注意安全问题。在提出自己的想法时,注意留意是否出现安全感遭到破坏的信号,如果对方变得非常抵触或感到愤怒,我们必须暂停对话,使用对比法消除误会,重建安全氛围。
对比法,即从正反两段式陈述,对比说明你的真实目的。以向老板提出加薪为例:“我的确希望得到加薪。我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获得相对公平的对待,以便在公司继续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不希望让您觉得我只看重钱。”
步骤三:征询对方观点,让对方说完。
当我们陈述完事实和观点后,接下来就该鼓励对方做出响应了。鼓励他们陈述自己观察到的事实、产生的想法以及感受,然后认真倾听,了解对方对问题的看法。当你了解到更多信息时,别忘了在主观上放弃或改变先前的错误想法。
谈论敏感话题的关键,是在自信与谦逊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也就是说,在陈述事实和表达个人观点时,我们应当表现出足够的自信。在鼓励对方说出内心想法时,我们应当表现出足够的谦逊。
步骤四:做出试探表述,不卑不亢维持对话。
在描述事实和想法时,我们应当非常谨慎,尤其是在表达方式上,要注意我们的措辞,表现得谦逊和开放。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推动双方观点的自由交流,而不是强迫对方同意我们的看法。如果我们表现得太过强硬,对方就越觉得你充满敌意,这场对话很有可能变成你的独角戏。
要始终用一种试探性的、非武断的方式进行陈述说明。例如:
“我好奇为什么……”“可能你没有意识到……”“我个人认为……”
学会在自信与谦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我们可是这样表达:
把“事实是……”改成“我认为……”把“很明显……”改为“我有点怀疑是否……”
不要强硬,但也不要软弱。软弱是不自信的一种表现,让人感觉你紧张不安。最恰到好处的表达方式是不卑不亢。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三种表达方式的区别,一起看看下面的例子。
过于软弱:“这件事也许是我的错,不过……”过于强硬:“好啊,你连我都信不过!”不卑不亢:“我想你也不是故意这样的,不过我真的觉得咱们在这个问题上互动得不够。”
步骤五:鼓励做出尝试,营造安全氛围。
在请对方说出观点时,不只要鼓励他们开口,还要表明这样一种态度:无论他们看法和自己有多么不同,我们都愿意洗耳恭听。对方需要这样的安全感。
如果你观察到对方有些迟疑,就应当明确表示希望听到他们的观点,并鼓励他们说出不同的看法。你可以说:
“我想听听您的想法”“我希望听您坦诚地讲讲对我的意见和建议。”
在鼓励对方时,你的话语和态度都必须真诚,要体现“我很想听听你的意见”的感觉。例如“我知道大家对这件事有不同的看法,咱们能不能互相交流一下呢?”千万不要让你的表达方式听起来像是一种威胁。例如“这是我的看法,大家没人反对吧?”
有时候,尽管你积极地鼓励对方说出不同意见,但他们就是不肯开口。你可以做出表率,吸引对方参与。比如,用自我否定的方式鼓励对方,“或许我的看法不对,万一情况正好和我说的相反呢?会不会是……”
总之,你必须努力做出各种鼓励的尝试,坚持这样做,知道他们真正感受到你交流的意愿。
要想处理好关键对话,有两条雷打不动的原则:一是明确自己的对话目的,别被情绪或无关紧要的内容带跑。二是在对话过程中始终维护安全感,当对方变得愤怒或沉默,暂停对话,营造安全感是第一要务。
下一次遇到关键对话,不妨试试上面的五步骤,也许你会发现生活中会出现很多积极的新变化。
注:以上观点和案例来自《关键对话》一书。
厦九九:生活在厦门的厦大人,职场二宝妈,上市公司品牌总监,头条号签约作者,写作教练,已出版《撑过去,你终将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