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有两个亚类:非洲狮和亚洲狮。所有的亚洲狮子都生活在印度的吉尔森林。即使在全盛时期,狮子在亚洲的分布也仅限于中亚和西南亚的一小部分。没有狮子生活在更广阔的亚洲内陆的迹象。
众所周知,现代狮子起源于非洲。大约2万年前,它们来自非洲。经过长时间的地理隔离,生物基因交流无法继续,最终形成了一个新的亚种——亚洲狮子。
狮子还没有进入更广阔的亚洲内陆,这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问题。是不是因为一些山川阻挡了狮子的传播,缺乏相应的生态走廊?这个推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我们通过参考老虎的传播路径来了解它。
现代老虎起源于东亚,并逐渐传播到亚洲大部分地区,包括印度次大陆,与狮子共存于同一栖息地。
由于老虎可以从东亚传播,这表明那里有相应的生态走廊,那么狮子也可以沿着老虎走过的道路向相反的方向传播到东亚,然后传播到整个亚洲内陆。但事实上,这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肯定有更深层的原因。
狮子的崛起
自从寒武纪物种大爆发以来,地球上已经有了许多生物,各种凶猛的食肉动物轮流玩耍。然而,在五次大规模灭绝之后,那些超大食肉动物相继退出了历史舞台。这给了像狮子、老虎和豹子这样的中小型食肉动物一个在空之前发展的机会。因此,140万年前起源于东非和西非的狮子迅速崛起,并很快达到顶峰。
狮子的数量发展迅速,很快占领了除撒哈拉沙漠的少数地区以外的整个非洲,成为这里最强的食肉动物。
当狮子在非洲环境中达到饱和时,它们通过北非传播到南欧和亚洲,最终在2万年前到达印度次大陆。因此,今天的亚洲狮子在基因水平上最接近北非的狮子。
有一个大问题,现代狮子的崛起非常快,而且它们的扩散速度也非常快,但为什么到南欧、中亚和西亚、印度次大陆后,速度慢了很多,还是戛然而止?
狮子理论上能进入亚洲内陆吗?
在讨论其他问题之前,让我们先分析一下亚洲内陆是否适合狮子生存。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看看目前亚洲狮子栖息地吉尔森林和狼的分布范围。
吉尔森林国家公园位于印度古吉拉特邦。它是亚洲狮子最大也是唯一的栖息地。吉尔山的南坡非常陡峭,北坡相对平缓。公园包含各种地形,包括森林和广阔的平原。生活在亚洲地区的狮子群体积会更小,偶尔会在不那么密集的森林中活动。
亚洲的内陆地区主要是高原、平原和山区。非洲平均海拔650米,德干高原海拔500-600米,伊朗高原海拔900-1500米。历史上,狮子并不生活在很高的海拔高度。虽然青藏高原3000-5000米和云贵高原2000-4000米明显远离狮子的分布范围,但这不意味着狮子不能生活在亚洲内陆地区吗?
也不能说,尽管理论上狮子更难适应一些高海拔地区,但亚洲内陆并不完全是高原。例如,华北平原和四川盆地的地形相对较低,而蒙古高原的平均海拔只有1580米左右。
我们将再次参考狼的分布范围,看看群居动物能否在亚洲内陆生存。由于狼的生活方式,它们在历史上广泛分布在亚洲,几乎占据了亚洲大部分地区。在森林中,狼可以小群体或单独行动,而在空旷的地方,它们可以群体行动。
狮子进入亚洲森林后,尽管它们大多生活在开阔的地方,但亚洲狮子的规模明显小于非洲狮子。尽管没有证据表明亚洲狮子是独居的,但它们显然能感受到环境对它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亚洲内陆和沿海地区不缺乏生态走廊,尤其是在人类世界还不太发达的时代。地球有良好的生态和许多猎物。
老虎能够从东亚传播到亚洲其他地区的原因正是因为有足够的高质量的生态走廊,而狮子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所以理论上,狮子可以进入亚洲内陆。
否认谣言:不是老虎阻止了狮子。
那么它是如何阻止狮子传播的呢?有人说这是一只老虎,仍然有很多人支持这一说法,但事实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尽管老虎和狮子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有着相似的体型和进食习惯,竞争看似激烈,但老虎和狮子之间的冲突在现实中并不严重。它们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全新世时期的分布是均匀的,但在狮虎中很少有记录在案的战斗事件,这表明在实际的相处过程中,它们并没有互相侵犯,也不能说老虎阻止了狮子。
从狮子传播的方向、老虎传播的方向以及它们传播的时间来看,11000多年前,狮虎在中亚、西亚和印度次大陆的栖息地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
老虎是一种孤独的动物。它主要靠伏击来捕捉猎物,因此对环境保护要求很高。在空开的区域,老虎狩猎的成功率大大降低。因此,老虎通常生活在密林中,很少涉足开阔地区。
狮子是群居动物,在密林中群居没有任何好处,所以它们也更多地在开阔的地方活动,这是狮虎和平共处的最大秘密。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生活在同一个栖息地,老虎和狮子之间的冲突也不大。
这片森林被比作一栋两居室的房子,狮子和老虎住在一起,但它们不会互相打扰。
环境是阻止狮子前进的天然屏障。
狮子未能传播到亚洲更广泛的内陆地区主要是由于环境。除了上面提到的狮子不能适应的高原地区,还有气候和地形。
狮子是生活在高温地区的猫科动物。他们需要吃很多东西,吃完后还要喝很多水。因此,它们对猎物数量和水的需求很高。
印度次大陆的气候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充足,水系发达。此外,还有许多有蹄动物,如野牛、野驴、角马、鹿等,被称为“小非洲”。因此,它们可以满足狮子的需求。
让我们看看亚洲的内陆地区。气候有多种类型。在一些地区,常年干旱非常普遍,这对狮子非常不利。
此外,亚洲的内陆地区大多是森林,这不适合狮子。老虎将在空匡的区域“无法生存”。同一只狮子在进入密林后也会表现出“无法生存”。森林覆盖着茂密的植被和大树。这是狮子群体狩猎的一大障碍,这将使它们的狩猎成功率急剧下降,甚至无法维持生存。
此外,即使在进入森林后,狮子也会成群结队地移动,但森林里大多是野猪、小羚羊和鹿的猎物,而且没有大的兽群,这使得吃了大量食物的狮子吃不饱,种群自然无法增长。
生活在森林中的食肉动物要么独居,要么体型小,消耗的食物少。否则,它们很难在这样的栖息地生存。因此,即使在亚洲内陆有更大的空范围,这些地区也不是狮子生活的最佳场所,所以它们并没有参与其中。
虽然老虎可以通过一些生态走廊进入印度次大陆,理论上狮子也可以通过这些生态走廊反方向前进,但实际上有许多困难。亚洲大多数生态走廊都是山脉或河岸植物带。不管怎样,这对狮子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方法。
狮子的身体结构不利于攀爬,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它爬树和生活的地方看出来。面对崎岖的生态走廊,狮子会停下来。
此外,狮子也不擅长游泳。他们的生存经历会告诉他们河流意味着危险。在亚洲,由于地形相对复杂和陡峭,一般河流的流速比非洲的河流要快得多。在这种情况下,狮子不会没有必要就冲进水里。
我相信,如果给狮子很长的进化时间,它们将能够克服这些障碍进入亚洲内陆地区。然而,自从狮子在140多万年前出生以来,它们从北非传播得很晚。仅在20,000年前,人类文明建立的时间还不长。当人类崛起时,狮子将没有机会进一步传播。此外,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亚洲狮子被大量捕杀,尤其是进入19世纪后,亚洲狮子甚至濒临灭绝,只剩下13只个体。
(如果你喜欢,请赞美我,注意我,多看一些野生动物的核心知识。)